现在,北京又到了葡萄上市的时节,各种不同品种的葡萄琳琅满目。其中,香甜可口、食用方便的无籽葡萄很受大家的欢迎。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却让人有些担心。网传视频
近日,一段称“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出来的”视频在朋友圈疯传。
视频中,一位河北口音的水果商贩声称,无籽葡萄都“蘸了避孕药”不能给孩子吃。真相到底是什么?专家:用避孕药去籽不靠谱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所长 昌云军
无核品种有几种,一种是纯无核,像包宝石无核、克伦生无核、弗雷无核,都是从美国引进的纯无核品种;另一种是三倍体,像夏黑就是多少有点残核,经过无核栽培也可以变成无核。现在市面上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有核葡萄无核化。无籽水果是怎么产生的呢?
1、为果实使用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抑制种子发育的同时促进果实发育;
2、通过杂交手段,使得种子不能正常发育;
3、通过寻找植物自身产生的种子不育但能够自身产生植物激素的突变个体,来生产无籽水果。植物激素VS动物激素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差异相当大,并且识别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动物激素无法被植物识别和起效,反之,植物激素在动物体内也无法发挥其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就好比不同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只能被对应的操作系统所识别和使用一样。
避孕药,从其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人体性激素的类似物,因此在进入人体后能才能够被人体的响应识别机制所识别,进而调节体内各项生理指标,达到降低受孕效果的目的。而植物体内,由于缺乏相应的受体以及信号途径,也就完全无法起到给植物“避孕”的效果了。同理,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各类植物激素,被摄入人体后也不会起到激素的效果,因此不必谈“激素”而色变。
流言破解:大多数无籽水果的生产都不需要人工使用植物激素,使用的情况下也受限于过量使用会导致植物异常的生理特性。何况植物中自然产生的植物激素原本就不少,食用它们也并没有表现出健康危害。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无法互相替代,避孕药无法让水果无籽,植物激素也无法调节人的生长发育。来源:BTV新闻编辑:李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fwqh.com/ptj/1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