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GO!
葡萄的旅行
相信很多葡萄酒爱好者能对酿酒葡萄品种如数家珍: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黑皮诺(Pinot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那么,这些酿酒葡萄跟我们平时吃的鲜食葡萄有什么区别吗?鲜食葡萄能不能用来酿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鲜食葡萄与酿酒葡萄的区别在哪里。
风味
酿酒葡萄的风味总体来说,较为浓郁、集中。葡萄中的糖分可以转化为酒精,而葡萄的酸度则对葡萄的整体风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鲜食葡萄不管在甜度还是酸度上面都不如酿酒葡萄浓郁以及强劲。
外观
鲜食葡萄
鲜食葡萄一般颗粒较大,呈球形或椭圆形,果皮薄而颜色较浅,果肉饱满,它的葡萄籽小且量少,有些甚至无籽。总的来说,鲜食葡萄的口感鲜美诱人,食用价值高。相比酿酒葡萄,鲜食葡萄的酸度和甜度更低,若用来酿造葡萄酒,酒精度和酸度都会大打折扣;再加上它们皮薄籽小,能给葡萄酒带来的单宁含量也更少,因此很难用它们酿造出品质优秀的葡萄酒。
酿酒葡萄
比起鲜食葡萄,酿酒葡萄的果粒更小,果实一般呈球形,果皮厚而耐嚼,果肉虽少但果汁含量丰富,葡萄籽大且数量多。从其蕴含的成分来说,酿酒葡萄的厚果皮中含有丰富的单宁和色素,凝练的果肉中含有高含量的糖和酸,这些都对酿造优质葡萄酒至关重要。白利糖度(Brix)是测量液体中含糖量的计量单位,酿酒葡萄的白利糖度一般为24-26,而鲜食葡萄的则为17-19,由此可见酿酒葡萄的含糖度更高。在酒精发酵过程中,糖分会被酵母转化为酒精,因此,酿酒葡萄中含量较高的糖分可以确保成酒的酒精度达到酿造标准;而葡萄中的酸度则可以让葡萄酒保持清新,使成酒结构更为平衡。
栽培
鲜食葡萄
鲜食葡萄生命力旺盛,多种植在有着肥沃土壤的河谷地区。种植者多使用棚架来培植鲜食葡萄,这样可使得葡萄串相互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生长。鲜食葡萄的栽培不需要在乎这么多,好看好吃就行,葡萄的成熟度和集中度没有酿酒葡萄那么重要,所以,鲜食葡萄的产量一般都要高于酿酒葡萄。
酿酒葡萄
酿酒葡萄对生长环境有着诸多要求,温度、土壤、海拔以及山坡朝向等因素都会影响其生长。一般来说,大多数酿酒葡萄的葡萄园都位于南北纬30°到50°之间。此外,不同葡萄品种对土壤的偏好也不同,例如,赤霞珠喜欢排水性良好、储热能力佳的砾石土壤,梅洛则更偏爱储水性良好的黏土。
与此同时,葡萄园的管理对培育酿酒葡萄来说也颇为重要。酒庄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种植环境,使用不同的树冠管理和整形方式帮助葡萄藤和果实获得更好的光照或是通风条件,栽培酿酒葡萄的首要目的是使果实的集中度最大化,所以在栽培的过程中,葡萄树以及葡萄串需要被严格的修剪。从而获得风味更为浓郁的葡萄,酿造出质量上乘的葡萄酒。
虽然酿酒葡萄与鲜食葡萄之间存在诸多区别,但是鲜食葡萄其实也可以用来酿造葡萄酒,只是成酒的品质往往不如用酿酒葡萄酿造的酒款好;而酿酒葡萄的口感虽然不如鲜食葡萄,但也可以食用。当然,酿酒葡萄与鲜食葡萄各有所长,让它们发挥各自的特色,才能给人以最大的享受。
为什么不鼓励家庭自酿鲜食葡萄酒?
随着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出,很多消费者会觉得家庭自酿鲜食葡萄酒会更安全,没加添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家庭自酿葡萄酒真的比买的常规葡萄酒更好吗?其实不然!
(1)口感和风味相对较差
家庭自酿的原料多为鲜食葡萄,酿成的葡萄酒口感和风味相对差些(上面已阐述),从而家庭自酿的价值和意义不大。
(2)容易变质,危害身心健康
家庭自酿葡萄酒往往没有添加“护酒使者”二氧化硫,葡萄酒不稳定,更容易氧化变质,被微生物污染,影响身心健康,反而会得不偿失。
遇见美酒遇见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