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粉蚧也被称为真葡萄粉蚧,是最近几年新发生的葡萄蚧壳虫种类害虫,与暗色粉蚧、长尾粉蚧、康氏粉蚧并列为葡萄4大蚧壳害虫,属半翅目粉蚧科。在葡萄栽培上,因葡萄粉蚧是新害虫,在防治上没有先例可参考,部分葡萄园发生葡萄粉蚧虫害时,一时之间无从应对,错失了最佳的防治时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葡萄粉蚧对葡萄树的危害症状葡萄生产上,葡萄粉蚧可对葡萄主蔓、新梢、叶梗、穗轴、果梗、果蒂等部位。
☆葡萄粉蚧为害葡萄主蔓。葡萄粉蚧先以若虫体、雌虫体潜藏在葡萄主蔓的翘皮下吸食主蔓的汁液,被吸食的主蔓表层会产生大小不一的丘状突起,受害轻的植株没多大的影响,受害重的植株,会发生早衰现象。
☆葡萄粉蚧为害葡萄新梢。当葡萄粉蚧迁移到新梢为害时,大量的葡萄粉蚧会集中在新梢的基部处吸食汁液,造成新梢的汁液流失过多,被吸食的新梢如果受害轻,会有衰弱现象;受害较重的新梢会因为汁液流失过多枯死。
☆葡萄粉蚧为害葡萄叶梗。当葡萄粉蚧迁移到葡萄叶梗为害时,受害的叶梗会因为汁液流失,上端的叶片首先失绿,2~3天后叶片发黄,6~0天后叶片干枯脱落。
☆葡萄粉蚧为害葡萄穗轴。当葡萄粉蚧转移到葡萄穗轴为害时,大量的葡萄粉蚧会集中在穗轴的基部吸食汁液,受害轻的穗轴,其上面的果粒往后极大几率是畸形,受害重的穗轴会因为流失的汁液过多而枯萎。
☆葡萄粉蚧为害葡萄果梗。当葡萄粉蚧转移到葡萄果梗为害时,同样也是集中在果梗的基部位吸食汁液,受害的果梗,其上面的幼果必定发育成畸形果,受害重的果梗直接干枯,果粒掉落。
☆葡萄粉蚧为害葡萄果蒂。当葡萄粉蚧转移到葡萄果蒂为害时,轻者果蒂膨大粗糙,重则果粒掉落。
提醒:葡萄粉蚧在吸食汁液时,会分泌出大量的黏液,这些黏液容易滋生霉菌,引起次生病害。
葡萄粉蚧可寄主植物葡萄粉蚧是新发生的害虫,2~3年对其观察来看,刚开始的葡萄粉蚧主要是寄主在葡萄树上,在槐树、柳树、杏树、桃树、李树、枣树、桑树、玉兰、石榴、猕猴桃这些树上无发现;第二年在槐树、柳树、枣树、桑树、猕猴桃上有发现,而杏树、桃树、李树、玉兰、石榴这些树上无发现;第三年在槐树、柳树、杏树、桃树、李树、枣树、桑树、玉兰、石榴、猕猴桃均有发现。由此可见,葡萄粉蚧的适应能力强,能寄主的植物品种会越来越广,在农业生产上应引起重视。
葡萄粉蚧分布范围目前无资料显示国外的葡萄园有发生该葡萄粉蚧虫害,而新疆、甘肃、宁夏、山东、陕西这几个省区的葡萄园都是在最近几年才发现有葡萄粉蚧在为害葡萄树,由此可见葡萄粉蚧并不是外来品种。
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品种引入流出也越来越频繁,之前未见发生过葡萄粉蚧虫害的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省市的部分葡萄园也发生了葡萄粉蚧虫害,对这些葡萄园调查,发现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新疆、甘肃、宁夏、山东、陕西这几个省区引入过葡萄嫁接穗、枝条、幼苗才导致葡萄园发生葡萄粉蚧虫害。
按上面所说的传播趋势来看,如果葡萄品种引入流出不严格实行病虫害防控的话,葡萄粉蚧蔓延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
环境因素对葡萄粉蚧的影响葡萄园发生葡萄粉蚧是有规律的,气候条件、葡萄树修剪、天敌都会影响到葡萄粉蚧发生。
☆气候条件对葡萄粉蚧的影响。如果早春气温上升快降雨少,越冬的初代若虫能较快苏醒过来,苏醒后的若虫就地刺吸葡萄树汁液,并产卵;反之,早春气温低,越冬若虫则会延迟到4月底才苏醒过来。如果夏季气温高降雨少,一代卵能顺利孵化出来,并若虫能较快发育起来,产卵量大,卵孵化率高;反之,夏季降雨多,雨水能抑制若虫发育,可淹死大量虫卵。如果秋季气温高雨水少,第二代若虫所产的第三代卵能顺利孵化出来;反之,如果秋季气温低,第二代若虫所产的卵则难以孵化出来,若虫会寻找越冬场所潜藏起来越冬,大量外露的卵会被冻死。因冬季气温较低,大量潜藏越冬的若虫会被冻死。
☆葡萄树修剪对葡萄粉蚧的影响。葡萄树修剪会影响到葡萄粉蚧的代数繁殖,夏季对葡萄树修剪能减少第二和第三代的发生量;秋季对葡萄树修剪能大量减少越冬若虫。
☆天敌对葡萄粉蚧的影响。葡萄粉蚧的天敌有黑寄生蜂、跳小蜂,这两种蜂能影响葡萄粉蚧的繁殖代数,对二三代若虫、卵都有较强的捕食性,有黑寄生蜂、跳小蜂的葡萄园,葡萄粉蚧的虫口基数能下降40%左右。
葡萄粉蚧的形态特征☆雌成虫:雌成虫虫体呈暗红色,体长5毫米左右,体软、体形为椭圆形,无翅,体节明显,背部隆起,腹部扁平,体前部的节间较宽,尤其是~3节较宽,体后部的节间较窄,向尾部的节间逐渐缩小,身上披白色蜡粉,体周缘生有7对像锯齿状的蜡毛,锯齿状的蜡毛由头部到腹末逐渐增长,成熟后的雌虫体较大,雌虫在产卵时会分泌棉絮状的卵囊,其卵便产于卵囊中。
☆雄成虫:雄成虫虫体呈暗红色,体长大约.2毫米左右,翅白色透明,展开后大约2毫米左右,翅上有2条明显的翅脉,后翅退化后成平衡棒。线状触角,腹末处具有对较长的白色针状蜡毛,其足比较发达。
若虫:刚孵化的若虫,虫体很小,呈暗红色,其体形为长椭圆形,生对触角、触角线状6节,足有3对。若虫背部无白色蜡粉,体分节不明显,龄若虫蜕皮后便进入2龄若虫期,进入2龄若虫体后,虫体背部开始形成蜡粉,也能看到体节,随着虫体的膨大,背部的蜡粉也会加厚,体分节也越来越明显,虫体周缘也会逐渐生长出锯齿状的蜡毛,然后进入雌成虫期。
卵:葡萄粉蚧的卵呈暗红色,卵形为椭圆形,卵粒大约0.3毫米左右。
葡萄粉蚧的生活习性葡萄粉蚧每年发生3代,二三代有世代重叠现象。
葡萄粉蚧以若虫体聚集潜藏在葡萄老蔓枝条的翘皮下、裂缝处、根基部土壤内越冬。秋季温度下降快的年份,若虫会寻找隐蔽场所准备越冬,未孵化的卵大量被冻死。至翌年开春后,在气温上升后,越冬若虫便苏醒过来为害葡萄树,至4月中旬时,越冬代雄虫会进入化蛹羽化始期,至5月上旬时,雄成虫进入羽化盛期,这时也是两性繁殖盛期。
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是第一代卵的产卵盛期,5月中旬是第一代卵孵化期,5月下旬~6月上旬是孵化盛期。6月中旬第一代雌成虫出现,这时也正是雄虫进入化蛹羽化始期,至6月下旬时,雄虫进入羽化盛期,这时也是两性繁殖盛期。7月上旬第一代雌成虫开始产卵,7月中旬是第二代卵的产卵盛期,7月上旬第二代卵进入孵化期,7月下旬是第二代卵孵化盛期。8月中旬第二代雌成虫出现,这时也正是雄虫进入化蛹羽化始期,至8月底时,雄虫进入羽化盛期,这时也是两性繁殖盛期。8月下旬第二代雌成虫开始产卵,9月中旬是第三代卵的产卵盛期,9月上旬第三代卵进入孵化期,9月下旬是第三代卵孵化盛期。孵化出来的若虫在0月初便开始寻找越冬场所越冬,未孵化出来的卵会因为低温被冻死。
葡萄粉蚧雌虫的发育为渐变态,其顺序为:卵孵化→龄若虫→蜕皮→2龄若虫→脱第二次皮→发育成雌成虫。葡萄粉蚧雄虫发育为过渐变态,其顺序为:卵孵化→发育20~30天→脱2次皮→化蛹。蛹历经5天左右才能羽化成带翅雄虫,雄虫羽化后即可和雌成虫进行繁殖,可能是因为雄虫寿命短的缘故,所以其数量比雌成虫少了很多。越冬后的越冬代若虫期大约40天左右,雌成虫期大约天左右,整个族群的产卵期大概能持续40天左右;第一代卵,其卵期大约5天左右,孵化后的若虫期龄期大约5天左右,2龄期大约20天左右,雌成虫期大约3天左右,整个族群的产卵期大概能持续40天左右;第二代卵,其卵期大约8天左右,孵化后的若虫期龄期大约5天左右,2龄期大约20天左右,雌成虫期大约0天左右,整个族群的产卵期大概能持续80天左右;第三代卵,其卵期大约2天左右,孵化后若虫因进入休眠越冬期,所以其若虫期可长达80天。
雌成虫在产卵时会先在体外分泌出棉絮状的卵囊,卵囊将雌成虫包围掉,卵产于棉絮状卵囊内,雌成虫产卵后,虫体会萎缩,不久便死亡干枯。越冬代的雌成虫产卵量较多,每只雌成虫最低可产下50粒卵,最高时可产下粒卵,平均每只雌成虫可产下粒卵,第一代雌成虫的产卵量中等,每只雌成虫最低可产下0粒卵,最高时可产下粒卵,平均每只雌成虫可产下卵80粒卵;第二代雌成虫产卵量最低,每只雌成虫最低可产下40粒卵,最高可产下30粒卵,平均每只雌成虫可产下卵85粒卵。
葡萄园防控葡萄粉蚧的措施☆加强检疫。目前葡萄粉蚧的蔓延势头较快,但暂未发现葡萄粉蚧能靠自身进行长距离传播,哪些被传播的葡萄园主要是因为苗木、果实运输时未做好防疫措施,所引入的苗木、果实带虫卵,因为,为防止葡萄园发生葡萄粉蚧虫害,在运输苗木、果实前一定要做好防疫措施,防止虫害蔓延。
☆农业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来增强葡萄树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抗虫能力;春夏秋冬四季修剪时,可结合刮老树皮同时进行,这样能大幅减少葡萄园中的虫口基数;冬季清理葡萄园时,结合修剪、刮老树皮、清残枝落叶、翻晒土壤等,将越冬虫口基数减少;抓住5月中旬、9月中旬这两个产卵盛期,刮除老树皮,能大幅减少卵、若虫的数量。
☆生物防治。黑寄生蜂、跳小蜂是葡萄粉蚧的天敌,如有条件的葡萄园可引入这两种益虫来防控。
提醒:引入黑寄生蜂、跳小蜂防控葡萄粉蚧虫害的,在使用农药防治其它病虫害时,尽量选择对黑寄生蜂、跳小蜂无毒的药剂,以免误杀,导致生物防治失效。
☆药剂防治。葡萄生产上,葡萄粉蚧对葡萄树的危害的时间很长,可由越冬后一直持续到再次越冬(3月中下旬~0月中下旬),在药剂防治上要把握住每代若虫~产卵前期这个虫体脆弱,药水容易渗入的黄金防治阶段,分别是4月中旬、6月下旬、8月中下旬、月中旬,在这4个时期视虫害状况喷药防控,可选用5%阿维菌素乳油、2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主要的药剂包括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悬浮剂等、48%毒死蜱微乳剂,喷雾~2次。
以上农药药剂对葡萄粉蚧的灭杀效果都较理想,果农可选择2~3种交替使用。葡萄粉蚧虫害不严重的葡萄园一年喷药~2次便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严重的需在每个黄金防控阶段喷药~2次防治。
总结:葡萄粉蚧是一种新虫害,远距离传播需借助交通工具,可算作区域性虫害,对于被侵害的葡萄园,其危害性也算是较严重的,为避免葡萄园发生该虫害,在引入苗木、果实时要做好防疫措施,对于已经被侵害的葡萄园,可根据葡萄粉蚧不耐低温、怕雨水等等的生活习性,通过加强葡萄园管理工作,来实现防控效果(完)
技术交流咨询,请长按识别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fwqh.com/ptsl/1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