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菡萏花迎金板舫,葡萄酒泻玉壶浆」、「蒲萄酒白雕腊红,苜蓿根甜沙鼠出」……国人对葡萄酒的青睐,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史记·大宛列传》: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也就是说西汉中期,中原地区的农民就已得知葡萄可以酿酒,并引进了欧亚种葡萄和酿酒艺人,葡萄酒从此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东北,一提到葡萄酒,许多人都会第一个想到通化葡萄酒。
几十年来,通化葡萄酒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多次作为国宴用酒和全国「两会」用酒,被誉为「世界葡萄酒中一颗明珠」。
而通化葡萄酒厂地下贮酒窖作为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也是民族酿酒工艺发展与传承的见证者。
通化葡萄酒厂建于年,地下贮酒窖位于距地表深约4.5米处。室内常年恒温保持在15~16摄氏度,总面积平方米,共包括十一个贮酒室,有贮酒用橡木桶个,可贮藏山葡萄原酒吨。
通化葡萄酒厂拥有亚洲最大的地下贮酒窖和世界最大的巨型大橡木桶集群。而这里的大橡木桶,也是成就通化葡萄酒风味最关键的一部分之一。
通化葡萄酒厂地下贮酒窖中的大橡木桶全部都是以树龄过百年又困储了三年的长白山蒙古栎为基材的,这种独特的材料可以使得葡萄酒口感和香气更为轻柔细腻,与山葡萄酒搭配,可谓「天作之合」。
由于长白山的百年橡树已禁止砍伐,这里的每一个橡木桶都是绝版,这样壮观的巨型大橡木桶集群,已经不可能再被复制和超越的。
得天独厚的通化葡萄酒不仅被作为国宴用酒,远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从年起,就先后荣获各种奖项50余项,如今这些荣誉都被陈列在通化葡萄酒厂的文化展厅中。
葡萄酒、冰酒、波特酒、人参白兰地……这里摆放的每一瓶酒都见证了通化葡萄酒厂一步一步发展至今的历程,可谓意义非凡。
人们常说「酒越久越醇」,相信已有八十余年历史的通化葡萄酒,也会在时代的变化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光彩。
部分资料来源
《吉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述要》文章来源:吉林大喇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