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不是玫瑰
来到项帅的家庭农场,一进屋内,记者发现项帅并不在,正打算询问项帅的去向,却被地上满满摆着的一筐筐青翠欲滴的葡萄吸引了注意力,妙的是,空气中除了淡淡的葡萄独有的甜香,竟夹杂着隐隐的玫瑰香气,哪来的玫瑰呢?
“这是最近正畅销的葡萄,和它的香味一样,名字就叫阳光玫瑰。”一位大姐操着外地口音热情地解释道,他们是来自金华水果批发市场的水果商人,有人向他们推荐项帅家庭农场,因为这里的葡萄品质非常好,所以他们大老远从金华来到双溪口乡东里村的项帅家庭农场采买葡萄。
“像这样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我们家买葡萄的水果商十分多,几乎每天都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笑着说道,他是项志杰,项帅的父亲,也是项帅家庭农场的创立者。
从不言弃的葡萄专家——项志杰
项志杰今年69岁了,年村里给他分了2亩沙土地,可沙土地土质松软,蓄水保肥能力很差,水稻等寻常作物根本无法存活。老天爷不赏饭吃,那项志杰就自己创造,他听说沙土地适合种植葡萄,就急忙到绍兴上虞买了一批巨峰葡萄树回村里试种,没想到一种,就是一辈子。
“其实第一年,我种的葡萄就出了问题。”项志杰回想起当时,仍旧觉得婉惜,由于第一次种植葡萄,缺乏经验和技术,调配的肥料浓度过高,结果导致葡萄新根难以生长。但他咬牙坚持下去了,而且在年,项志杰的葡萄田就有了大收获,一亩田的葡萄就卖了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并不是每年都会有收获的。”项志杰说,种植葡萄存在一定的风险,他记得有一年台风来了,他用竹子搭的葡萄架抗风能力不足,尽管他连夜和家人顶着风雨在地里抢救,葡萄树还是死的死,伤的伤,几乎全军覆灭了。惜葡萄如“命”的项志杰自然是心痛不已,但难过归难过,他从未想过要放弃。那几年,他到处去找葡萄种植相关的书籍,奔波各地参加种植技术培训班,凭着缙云人骨子里的坚韧和不服输,硬是把自己“修炼”成了葡萄专家。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葡萄大王”——项帅
正在这时,一道略微沙哑的男声传来,“哎!小心点放,可别把葡萄给碰坏喽!”循着声音望去,才算是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葡萄大王”——项帅。他身材瘦削、皮肤黝黑,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许是刚从葡萄园里回来,他脸上挂满汗水,面上带有几分疲惫。项帅前前后后忙活着将刚采摘下来的几十筐葡萄安置好后才走过来与记者说话。他说最近非常忙碌,八月份是葡萄的旺季,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水果商人来买葡萄,台州、金华、嘉兴等城市甚至外省江苏的都有,而且一买都是几十筐、上百筐,葡萄常常供不应求,平均每月可以卖出1万多箱的葡萄,销量大了,自然活也重了,每天都有采摘不完的葡萄,所以他和父亲都是日出而作,日落也不能息,披星戴月地在家与葡萄园之间往返。
项帅和他的葡萄园
稍作休憩以后,项帅又带着记者来到了葡萄园——东里提子示范基地。年,他在发展葡萄产业的过程中发现,缙云葡萄种植户仍然停留在传统小户、小规模积植的模式上,全县的种植量仅有几十亩,品种主要是本地品种。但当时金华、绍兴等地的葡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不仅在种植数量上大幅增长,而且在种植品种上突破了“南葡萄北提子”的格局,逐步研种出了适合南方气候地理条件的优质葡萄品种——提子。随后,他开始逐渐扩展葡萄园种植的规模,到如今已经有亩。这些年来,他不断尝试种植技术含量高、品质要求高、种植难度高、效益高的提子品种,至今已有七八十个品种。东里提子在市场上打响了品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亩提子示范基地年产值已达到了万余万元。
小家脱贫“大家”致富
项帅种植葡萄至今已经有27年了,对葡萄的热爱以及对事业的刻苦奋斗,使他和他的葡萄早已声名远扬,人们都称他为“土专家”、“葡萄帅哥”,自己的小家脱贫以后,他和项志杰也不忘带领自己的乡亲们致富。年之后,开始无偿地为村子里有意向种植葡萄的农户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包括产前买种苗、产中技术指导、产后营销等。至今村里在他和项志杰扶持下发展起来的葡萄种植户就有二十几户。在年,他在丽水、温州、台州市(县)的推广种植面积就有多亩了,甚至远至福建省的福州市都有葡萄种植农户向他取经。
从年以来项帅先后举办培训班、现场会几十余场,参与培训的人员十分地多,他把自己的葡萄提子种植技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与广大种植户分享。
弯腰进入葡萄棚里,只见郁郁葱葱的葡萄藤架下,正有几位采剪工人忙碌着,其中一位李大姐笑着说,她在这工作已经有四五年了,葡萄季节一到她们采剪工人总是忙得脚不沾地,一天最短八个小时,有时候订单多一点还要加班,“忙归忙,但有钱赚,一个小时有十来块钱,总比闲在家里啥也不干来得充实。”李大姐说,采摘工人都是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妇女,项帅的葡萄园产业给她们也带来了稳定实在的收入。
父子关于葡萄的初心
记者与项帅一起坐在葡萄藤下,聊起他种葡萄的初衷,项帅说,他选择种葡萄是深受父亲项志杰的影响,19岁的时候,他原本想成为一名拖拉机司机,因为这在当时的年轻人眼里是一件很酷的事,但是偶然一次跟父亲一起接触了种植葡萄,并取得了成功以后,他爱上了种葡萄,便决定从零开始学习如何种植葡萄,之后便与父亲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展葡萄产业中去。
项志杰、项帅身上都有一股“牛”气,像牛一样勤恳、踏实,也有着像牛一样坚韧、不服输,敢于奋斗的精神。项帅说,项志杰前几天不小心在地里摔了一跤,左边肋骨断了一根,医生叮嘱说最好卧床静养,但干了几十年活的项志杰哪受得了,才躺了两天就闲不住了,即使不能亲自干活,他也要站在一旁看大家干活。之后问起项志杰这事,他笑着说,“就想看着,只要看着,我这心里就会踏实许多。”
项家父子种了几十年的葡萄,一路“牛”到底,种出了很“牛”的葡萄,如今,葡萄已经成为双溪口乡乃至全县的重要产业之一,从一个小家脱贫到“大家”一起致富,他们种出了甜蜜的果实,也种出了乡亲邻里的希望。
推荐阅读
?
理发也可点单,并且免费!
?
重磅!浙大最低投档线!年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志愿投档线出炉!
?
《中国教育报》头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fwqh.com/ptzl/1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