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大王庄村头,有一条很有名气的“观光路”——原阳县黄河控导工程连接线项目,当地叫“穿滩公路”。年9月23日,记者站在公路上向两边看:一边是滚滚黄河奔流而去,一边是阳光玫瑰葡萄大棚,一座接一座。
大王庄村的葡萄熟了马丙宇摄
阳光玫瑰葡萄是近两年比较热门的葡萄品种,被网友戏称为葡萄界的“爱马仕”。特点是含糖量高、口味佳、香味浓郁。黄河滩上种梨树、杏树的不少,但是种高端葡萄的却比较少见。
大王庄村种阳光玫瑰葡萄,始于村党支部书记祁百松。他说:“我年当村支书。当时就琢磨:能不能种个啥或者养个啥,带领村里人干点儿事。”9月23日,在葡萄园旁边的雅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祁百松告诉记者,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带领村民致富挣钱。搞养殖,离黄河太近,环保标准越来越高,风险大。考虑再三,他选择了种葡萄,无污染,风险低。
年,祁百松流转了12亩地,开始种葡萄。为便于质量对比,他一下种了十几个品种,其中就有阳光玫瑰。“那时候,我还有养猪场。一头猪吃将近三斤粮食,才能长一斤肉,卖价才6.8元一斤。但是,阳光玫瑰葡萄第二年挂果,就能卖7块钱一斤。我觉得:地里长出来的东西,价格比猪肉高,种葡萄有前景。”祁百松说。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的成功,让祁百松坚定了信心:“扩大种植,形成规模!”他和村干部一起,发起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定流转多亩地建葡萄园。带着自己的想法和方案,祁百松找到乡领导,以村集体产业项目来申报发展葡萄园。因为市场前景好,陡门乡整合扶贫资金,支持葡萄园基础设施建设。
年建葡萄园时,村里质疑者较多:种这么多,能卖出去吗?赔钱了咋办?为此,有些人不敢入股。祁百松说:“想干成这事儿,资金又不足。这时,我把前些年在县里买的两套房卖了。县邮政储蓄银行驻村第一书记裴志富,帮我贷款70万元,终于解决了流转土地、买苗和人工的费用。”祁百松说,由于县里牵头,好几位专家登门或远程“把脉开方”,合作社避开不少风险。
年年底育苗,年春开始种,年春挂果,亩葡萄,收成有10万公斤左右。由于葡萄园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吸引不少外地客商前来。“年,一个福建客商前来看了一圈儿,12元一斤,全包了。”祁百松说,“年春天,合作社又扩大种植多亩,预计年春天能挂果。现在,市里、省里甚至外省的葡萄专家,都来我们这里考察,提了不少指导意见。比起一开始的底气不太足,我们现在信心很足!”
“大王庄村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在全省规模是较大的、管理也是比较规范的。”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刘崇怀评价说。合作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合作社与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书,采取入股分红的帮扶方式,户年均收益元。与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劳动务工合同,保证每户年收益稳定在元以上。”合作社负责人邓丽霞介绍说。
祁文俊是在合作社葡萄园务工的村民,今年56岁的他,虽然比祁百松还大一岁,但是论辈分,还要管祁百松叫叔。祁文俊说:“年,俺叔就让我在葡萄园上班。用工量大的时候,我以带班为主。最多的时候,管过多人呢。”前些年,祁文俊因病致贫。如今,每月工资近元。年年初,他就退出了贫困户行列。
阳光玫瑰葡萄的收益,让村民心动了。年,几户村民自发流转土地,种植了亩的阳光玫瑰葡萄,祁百松担任技术指导。祁百松对他们说:“我们这边锄草,你们就锄草。我们浇水,你们也浇水。一切同步进行,不会有什么问题。”31岁的村民刘云超,流转了20多亩地种阳光玫瑰葡萄:“我是今年收完麦种上的苗,明年差不多能挂果。还是守在家门口挣钱安心,比外出打工强。”
路边就是葡萄园马丙宇摄
临近傍晚,微风吹来,空气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祁百松又像往常一样走进大棚,摘下一颗葡萄放到嘴里,感受果肉的口感和成熟度。他说:“今年的葡萄销路,基本没问题了。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葡萄的产量控制一下,进一步提高品质,多出精品果。要想销售上不作难,就必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祁百松说。
来源:原阳县扶贫办编辑:杨昆明
新乡市扶贫服务热线-
电子邮箱:xxtpj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