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安市松罗乡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生态乡镇”目标,创新探索“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1+N”模式,在葡萄产业转型升级中——
松罗尤沃千亩高优葡萄园
宁德网消息(记者张文奎)在日前闭幕的第二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上,松罗乡和安徽合肥大圩镇签订了《葡萄特色小镇友好乡镇合作协议书》,为两地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搭建全新的平台,开启了松罗乡农业发展跨区域合作的新时代。
增效率,提高复种指数
松罗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也是闽东革命老区之一,交通区位的边缘化导致发展一度滞后。该乡发挥高山云雾的环境优势,从年开始引进葡萄种植,逐步发展成福安葡萄的主要产区,也是高山晚熟葡萄的精品示范区,葡萄产业占了农民收入的50%。
但是多年发展,传统葡萄种植产业单一、市场风险大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不及时搭建起系统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框架,很有可能被市场淘汰。”松罗乡党委书记缪建辉说出了忧虑。
如何做大做强葡萄产业这个“1”,松罗乡做起加法,通过提高套复种指数,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解决山区可耕地面积少的问题,实现葡萄园区多元化发展。
在位于松罗乡岭头村的福安市高山种养专业合作社葡萄园里,充分利用葡萄架下的空隙,套种白芦笋。该合作社负责人肖戎说:“选择白芦笋是因为和绿叶蔬菜相比,芦笋需要的阳光不多,套种在葡萄园下恰到好处,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整个合作社里逐步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在葡萄园中套种白芦笋等特色蔬菜,亩产斤,每亩可增收0.9万元。
记者来到果农黄连春的葡萄园里,这里套种的则是羊肚菌。黄连春介绍,因“羊肚菌”与葡萄生长期不一样,错开了葡萄的挂果期,采取在葡萄架下套种的方法亩产值可达2.6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翻倍。
葡萄园下“百花齐放”,“果—蔬—菌”和“果—蔬—禽”模式在松罗乡得到推广,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传统家庭种养向集约化、公司化方向发展,初步实现葡萄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我们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现代农业配套建设,走发展无公害、绿色基地道路,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肖戎说。
重节能,提高废物利用率
开源还需节流,松罗乡在做好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还变废为宝,向“绿”要动能。为了保证葡萄质量,果农给葡萄疏果是必须的。以往,疏果都被直接丢弃,甚是可惜。
缪建辉和记者算了一笔账,松罗乡葡萄疏果按亩产公斤计算,全乡葡萄疏果可达万公斤,引入专业食品公司采购葡萄疏果,按每公斤1.2元的价格收购,农户每年每亩可增收元,全乡每年增收万元。
食品公司通过提炼、深加工,生产专利产品酵素系列保健食品、果脯及葡萄醋等,企业每年创产值多万元,此举实现农户和企业的双赢。
由返乡创业大学生王丽希创办的福建省正堃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样也是“循环农业”的实践者。记者在该公司位于松罗乡柳溪村的獭兔养殖基地看到,这里全无传统养殖场脏、臭的印象,而是像个关于兔子的主题公园。
原来,该基地采用“牧草基地+獭兔养殖基地+有机肥基地+种植基地”的健康生态循环产业模式运行,利用兔粪便、兔内脏、腐叶草及灵芝采收后的废弃菌桶等,生产生物有机肥,真正做到了产业“零排放”“零污染”。
王丽希介绍,有机肥主要用于葡萄园改善土壤结构,进而又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如此,公司还利用每年果农剪弃的多吨葡萄枝制作灵芝生长菌桶,通过“种—养—加”的生态循环养殖方式,既减少了生态环境破坏,又节省了资金。
可持续,促进产业链延伸
松罗的高山晚熟葡萄就快要上市了,葡萄种植户苏文奇却不像往常等着葡萄熟,而是忙着拍照、做网页、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fwqh.com/ptzp/1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