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酒界,产区往往和特定品种联系在一起。说到勃艮第会想到黑皮诺,说到智利会想到佳美娜,说到澳大利亚会想到设拉子……将视角移向中国大地,酿酒葡萄的品种不只是赤霞珠、霞多丽、梅鹿辄。在中国第一瓶干型葡萄酒的诞生地长城桑干酒庄,葡萄的品种不一而足。这些特定品种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葡萄酒独特的风格、天赐的风土,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
龙眼———桑干酒庄的开山之宝▲▲▲年,中美建交,时任中央领导人宴请尼克松总统时,尼克松一句“中国很大,但缺少葡萄酒和时尚女性”的戏言,让中国开始了本土葡萄酒的复兴之路。
年,国家五部委联合组织专家组通过比较阳光、土壤、水分等各方面综合因素,认定河北沙城怀涿盆地桑干河畔是我国最理想的葡萄原料基地,长城桑干酒庄应运而生。
年,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在桑干酒庄诞生。但少有人知的是,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的原料,并非今天我们熟知的霞多丽或雷司令,而是一个古老的品种:龙眼。
龙眼葡萄,严格来讲隶属于欧亚种,但是无从考证具体那个时代引种至中国,通常认为龙眼葡萄在中国种植超过多年的历史。在东西方世界,对这种葡萄的用途大有不同。西方通常会用龙眼葡萄酿酒、制葡萄干,东方多鲜食。
因此,在选育龙眼葡萄时,东方国家与西方产生了明显的区别,葡萄的表现与西方相比呈现出极大的独特性,这也是“龙眼”在中国被作为本土品种的原因。
在中国大地上,龙眼葡萄表现出果汁糖粉高、口味甘美、耐储存、成熟期较晚(十月中旬后采摘)的特性。在古代果品储运条件不发达时,当然会受到种植者和消费者青睐。在开发中国第一瓶干型葡萄酒时,因为种植广泛、原料获取容易等原因,龙眼葡萄担起重任,成为了当时酿酒的主要原料。
在桑干酒庄,龙眼葡萄获得了生长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在地理位置上,桑干酒庄与法国波尔共处于世界酿酒葡萄黄金生长带——北纬40度黄金带上、坐拥全球唯一万年沉积的泥河古化石土壤。数百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经过上百万年的沉积与风化,形成以砾石、细沙及石灰岩为主的多样化土壤结构,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土壤PH值平均为7.8的碱性土。
而那些远古时期的哺乳动物和鱼类也因地壳巨变成为土壤中的化石,释放出了无数微量元素,成为了天然肥料。这一切都为龙眼等酿酒葡萄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年,长城龙眼干白葡萄酒试生产产品获得了国家金质奖,年,又在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国际品酒会上获得银质奖(发酵酒未设金奖),享誉国内外葡萄酒界。
今天,龙眼葡萄在桑干酒庄依然重要。经过多年的努力,桑干酒庄发掘了当地龙眼葡萄资源,利用当地老藤葡萄——甚至有超过百年的葡萄树出产的葡萄,精心酿制了“百年老树”龙眼葡萄酒,已经成为消费者来到桑干酒庄的必尝佳酿。年《品醇客》国际评酒会上,长城龙眼干白收获一项铜奖,成为当时唯一获奖的中国葡萄酒。
全球十大最具影响力的葡萄酒顾问李德美老师,曾经这样形容桑干酒庄龙眼干白葡萄酒:“浅浅的禾杆黄色…果味主导,似青梅、白梨;入口柔和,中等酒体,口感活泼而爽净。”经历了风风雨雨,开启中国葡萄酒发展之路的龙眼葡萄,始终保持着和风细雨般的淡然风格。
当年尼克松的一句戏言,开启了中国葡萄酒的开拓之路。据说几年之后,尼克松在某个场合曾表示,有一天中国会酿出比法国还要出色的葡萄酒。这是他的玩笑话还是礼节性的辞令,或者是他个人对未来的洞见,已不得而知。但桑干酒庄却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如今中国葡萄酒界的标志性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