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年3月26日江苏公众科技网作者:杨宇飞
在张家港农业科技人徐卫东的“葡萄梦”里,从未停下脚步。
我们的专访,与他和日本客户的见面冲突了。事后,徐卫东发来喜讯——日本最有名的葡萄公司“植原葡萄研究所”开始推广徐卫东培育的新品种“黑美人”。事实上,早在4年前,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自育品种“园野香”就已被引至日本,年8月,“园野香”在日本成功挂果,这是中国民间葡萄育种成果首次走出国门。年7月15~18日、年7月22~28日,徐卫东2次单身一人赴以色列国家农业部考察葡萄产业,与以色列首席农业科学家交流并达成互访合作关系。33年来,徐卫东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全国,直到现在走向世界,他的脚步从未停过。
徐卫东今天的成就,已经很难让人想象。27年前的他,在亲友质疑的目光中,从2.2亩高冈田开始一个“葡萄梦”。最初,因天气原因失败了。但徐卫东用3年摸索经验,他坚定地相信,“江南的气候不是最适合葡萄生长的,但这边的市场是最好的。”
有人只记住了徐卫东和他的神园葡萄,却不知道其中的辛酸。创业初期,为了省钱,徐卫东自己设计并动手,忙了2个月,浇筑了余根水泥架材,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T”字形架,这一改良可使葡萄由单一平面结果变成立体结果,病虫危害减轻35%以上,叶片光合作用提高20%以上,一级果率提高30%以上。那时,徐卫东每天日出而作,日落不息,趴在案头整理当天的笔记,参阅有关资料,短短几年,积累了20多万字的一手资料。
为了产出超大果“乒乓葡萄”,必须在花后10至12天短短3天时间内,将每穗葡萄都疏成只剩30~35粒的标准穗。30亩葡萄在3天内疏完,3天中徐卫东流的汗水不知有多少,3天后,他整个人像散了架似的。
“刚开始卖葡萄,只能靠自行车拉出去满街跑,碰到下雨卖不掉,带回来修修剪剪第二天再起早出去卖。为了使葡萄味道更甜更纯,要使用大量有机肥,当时为了省钱,就每天开了拖拉机到城西奶牛场的堆粪场,一铁耙一铁耙从池里捞出粪肥再挑到拖拉机上,拉回去施在地里。”这些鲜活的细节,至今在徐卫东脑海中仍然历历在目。
这位农民企业家早在年,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时,就每年在全国各地考察有名的葡萄园。年,神园葡萄获得了江苏省农业厅首个无公害食品认证,年徐卫东首次出国考察,以后每年,他都外出学习考察,先后去过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南非、马达加斯加、德国、荷兰、比利时、美国……
人们常说,培养了一个学生就等于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徐卫东不这么想。
“我自己年轻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丰富的人给予指导,找不到方向,很茫然,所以走过不少弯路,我希望把这些年来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年轻人,减少他们在葡萄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每年,徐卫东都会在冬季开设一个面向全国的“现代葡萄高效三新培训班”,迄今为止已坚持15年,徐卫东亲自编写PPT教材并授课,到目前举办了19期,培训学员多名,其中培养出了1个千万富翁,20多个百万富翁,3个地市级葡萄协会的会长,这些人又在当地带动了更多的人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目前,徐卫东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已经带动全国多农户,涉及面积50多万亩。其中由徐卫东在年独家从日本引进并命名的“夏黑”葡萄,到年12月底已经推广到全国30多个省市区,面积超过40万亩,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30亿!
如今的神园葡萄,已经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优质葡萄种植基地及优良种苗基地,拥有多个葡萄品种资源。从品种来源、葡萄的历史文化、种植经验、产后流通、葡萄的色香味到葡萄的加工,徐卫东如数家珍,他说,仿佛又看到那个为葡萄疯狂的年轻时代,他还想为葡萄一直疯狂下去。
“目前生产上的品种几乎95%是国外的品种,我准备利用自己的优势,搞定向的杂交育种,培育出具有中国自主产权的葡萄新品种。”目前徐卫东痴迷于葡萄的杂交育种,并专门开辟了亩地种植品种资源、实生苗木、优系扩繁圃,连续8年,每年光运营费要投入80多万元,目前已经选出了30多个优系,但还没有产生效益!他还花巨资通过实践8号卫星搭载葡萄种子进行太空育种。为此,有人戏称徐卫东为“中国葡萄界的袁隆平”。
另外,在徐卫东的头脑中,一种全新的融观光采摘、休闲体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的农业生态链模式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神园连锁果园”的试点已经在筹备,他立志,神园将以加盟众筹的形式走出张家港,进驻每一个县市。
以前,葡萄是徐卫东生活的一部分,现在葡萄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我热爱植物,热爱葡萄,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很安静地生长在那里,不争雨露,不择土壤,还吸收有害物质,放出新鲜的氧气。每当我烦恼的时候,只要到葡萄园里走一圈,与葡萄对话,就能改变我的心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