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30日,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句容举办了“露娜清”全国上市会暨草莓BCAS(拜耳作物解决方案)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草莓产业体系专家、种植大户、经销商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拜耳公司隆重推出了拜耳“露娜家族”系列产品的新成员——对灰霉病具有特效的新型专利杀菌剂“露娜清”,进一步充实了拜耳独具特色的“花好果鲜”解决方案。拜耳公司园艺市场开发部经理李慧介绍说,“露娜清”克/升氟吡·嘧霉胺悬浮剂已于今年4月在中国取得正式登记,主要特点有四方面。一是灰霉专家,出身名门。“露娜清”原产自法国,用于专业防治草莓、番茄、黄瓜以及葡萄上的灰霉病。在其两种有效成分中,氟吡菌酰胺具有优异的植物表面活性、内吸传导性和薄层穿透活性等,可以有效保护植物的花、果实和叶片;而嘧霉胺不仅有良好的治疗活性,还兼具迅速渗透和微熏蒸作用,可以在作物表面形成保护罩,抵御和杀灭病菌,耐雨水冲刷,持效期更长。二是身怀绝技,防效稳定。多位点作用,对受灰霉病威胁的果蔬作物具有保护兼治疗的双重功效,且在低温环境中同样能保持稳定的防效,延缓抗药性产生。三是关爱花朵,呵护蜜蜂。“露娜清”不仅对作物安全,对哺乳动物及授粉蜜蜂同样非常安全,可以在保护地作物花期前后无忧使用。四是保果靓果,助农增收。在防控病害的同时,“露娜清”还能够提高商品果率,有效延长货架期,减少供应链各环节的果蔬损耗。“灰霉病病原菌可侵染茄科、葫芦科、豆科等多种植物,能在作物的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运输储藏期感染作物,尤其在果蔬类作物上发生最为严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研究员介绍说,灰霉病病菌具有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等特点,再加上一些农户不懂病害发生规律,盲目加大用药量,乱用药等,导致很多杀菌剂对灰霉病的防效下降,甚至是没有防效。他认为,拜耳“露娜清”将氟吡菌酰胺与嘧霉胺进行科学复配,两种作用机制协同增效,进一步降低了田间抗性,结合专有助剂,起到杀菌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对灰霉病有优秀的防治效果。此外,“露娜清”通过在苗期、花期及幼果期或发病初期等关键时期用药,能够提升后期果蔬品质。据介绍,防治草莓、番茄、黄瓜灰霉病,推荐使用“露娜清”75毫升/亩或倍液均匀喷雾,花期用药2次,间隔期为7~10天;防治葡萄灰霉病,建议在花期至幼果期均匀喷施“露娜清”~1倍液,用药2次,间隔期为7~10天。在句容市白兔镇草莓示范种植园,与会人员看到,与常规对照方案相比,分别在11月7日(初花期)、11月20日(花后)喷施“露娜清”倍液的红颜草莓,植株根系发达、叶片肥厚,畸形叶少,且坐果率高,果型正。大棚负责人纪腊梅告诉记者,去年当地有的种植户草莓大棚受灰霉病侵害严重,几乎“全军覆没”,损失巨大。上周连阴雨天气是很容易造成灰霉病暴发的,但目前使用了“露娜清”的草莓花、果都很清爽,没有发生病害,让她放心了很多。“如果你们是阴雨天来,对比会更明显,使用过‘露娜清’的草莓叶片颜色更亮,果实也更有光泽,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纪腊梅说。在同期举行的拜耳草莓BCAS论坛上,公司市场开发部的马明介绍了“拜耳更好草莓”全程解决方案,包含拜耳首款微生物菌剂“卓润”、中量元素水溶肥“沃生”、杀菌剂“露娜森”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露娜清”等产品,覆盖了草莓从定植、营养生长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转色期到采收期的全生命周期病虫害防控需求,可以提升草莓根系活力,预防死苗,并有效防控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及蚜虫、蓟马、红蜘蛛等主要害虫,助力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的愿景。
年12月5日第期江苏农业科技报导读
农技栏目
麦子一出苗就受冻了
麦田巧用氟吡酰草胺与吡氟酰草胺除草
麦田混用双氟·唑草酮和2甲4氯高效除阔叶草
大户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fwqh.com/ptsc/1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