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诊所
医疗废弃物乱丢
卫生堪忧
医疗废弃物乱丢
这样的“黑诊所”都藏身于官渡区土桥村。
昨天,昆明市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执法局组织全市各级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开展打击非法行医集中整治日统一行动。
在官渡区土桥村,一家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黑诊所”被卫生执法人员当场取缔。
走进这家诊所,所有病床上都有患者在输液,墙壁上没有悬挂着任何执业资质。诊所里仅有一名负责人和一名护士,两人都身着便装,除了狭窄的配药间和患者输液的房间,很难看出这里是个给人开药打针的诊所。
面对执法人员
诊所负责人竟辩称
“我们是乡村医生”
而当执法人员要求其出示证件时
回答更是大跌眼镜
“考核没过,被吊销了,现在在准备着办证。”
在配药间内的桌子上,一些非医疗用品和药品、用具放在了一起,甚至还有已经用过的针管直接裸露着摆放在桌面上。角落里两只没有盖子的塑料桶,装着用过的医疗废弃物品,没有任何遮挡覆盖。
执法人员:“你是这的护士吗?那你怎么不穿着工作服呢?”
诊所护士:“因为今天没带。”
执法人员:“你有证吗,能提供出来吗?”
诊所护士:“电子版的可以吗?”
卫生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发现,这家诊所没有相应的执业许可,属于非法行医。卫生执法人员当场要求其立即停止行医,将正在诊所输液的患者劝离,并对诊所内的药品及相关医疗用具进行收缴。
官渡区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执法局:“她对外打的是晓东卫生所,其实是个非法行医的点,经营者没有医师资格证,她只有一个初级的助理医师证,这一个是不能单独执业的,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才能执业,所以像她现在自己一个人开属于非法的,违法了《医师法》。所以我们收缴一些物品,还要对她进行一些处罚,责令她关门。”
执法人员介绍,开办诊所必须是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到卫生健康部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是合法行医。市民在到一些医疗机构看病时,也要注意查看其是否具有相应行医资质,以防误入“黑诊所”。
整治打击非法行医
取缔15家“黑诊所”
在官渡区新华丰国际商贸城B区,一家打着出售中药材的店铺内,二楼的狭小空间内却疑似藏匿着一家“黑诊所”。
虽然招牌已经被遮挡了起来,但是卫生执法人员进入到房间内,依然查到了不少药品和输液用的针剂。
执法人员对话店铺负责人:“都没有用啦,都是以前他们留下的,想着丢了可惜就留着自己用!”
执法人员:“你自己用得完这么多吗?”
面对卫生执法人员的询问,这名店铺负责人一再辩称二楼的诊所已经废弃,没有再接诊卖药。只是留着这些常用药品自用,话音刚落,执法人员就从床底下又翻出一些输液用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注射液等物品。
店铺负责人见状直呼:
“葡萄糖我们自己喝,盐水是用来洗脸的。”
任你有再多借口,卫生执法人员可不随你忽悠。调查完毕后,执法人员当场收缴了店内一些药品和针剂,并警告店铺负责人在许可范围内经营,不得非法涉及医疗相关业务。
据介绍,此次集中整治行动以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周边、农村、城中村、新建小区、农贸集市等地段和开展诊疗活动的中医养生保健场所为重点,打击各类非法行医行为。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张隽:“在今天的查处过程当中,还发现一个问题,黑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例如针头、输液器之类,没有进行有效地处置,这些医疗废物如果没有处理就流入市场的话,很容易对广大的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此次打击非法行医集中整治统一行动中,主城五区由市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执法局组织开展,全市共出动各类执法人人,依法取缔无证行医“黑诊所”15家,对违法违规的案件进行立案查处,收缴各种药品和器械箱(袋)、牙椅3张。有力震慑了违法行医行为。
下一步,昆明市卫生健康监督部门将不断加大全市非法行医行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全面推进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保障春城市民生命健康。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昆明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改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