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4月30日召开的浠水县纪念“五四”运动周年大会暨“脱贫攻坚青春志奋勇建功新时代”主题团日活动上,我们看到了奋战脱贫一线勇于担当作为的年轻干部张满,自强不息自主创业脱贫的“苹果女孩”潘群,返乡创业带民奔富路的带头人毛龙涛......他们的青春各不一样,但都是在脱贫攻坚的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
挥洒青春,脱贫一线攻坚克难
“说实话,最开始我心里有些不情愿。”刚知道单位派他去村里搞扶贫工作时,张满表示,“扶贫工作不好搞,自己又是年轻干部,经验不足。”但是领导的一席谈话和单位给予他的支持,让张满打消了顾虑。
从县直机关到农村基层,当张满真正成为一名扶贫干部时,他才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复杂和艰辛。给贫困户宣传落实扶贫政策、思考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途径、扶贫档案整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改、与村干部关系处理、与家人聚少离多等等,让他应接不暇。
在遵守“五天四夜”工作纪律的同时,张满从翻阅扶贫资料入手,对扶贫工作有了初步认识。驻村的日子,他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唠家常,了解情况,因户施策制订贫困户帮扶计划。
村里有位贫困户陈兵球,家里6口人,本人双目接近失明,妻子患乳腺癌,儿子常年身体不好,两个孙子上幼儿园,家里十分困难。张满一方面多次探访做思想工作,帮助树立生活信心,另一方面帮其安排公益性岗位,照顾家庭的同时增加收入。医院看病,张满给他讲解医疗政策,为报销跑前忙后。年前陈兵球妻子病情恶化急需到武汉就医,张满一边帮忙办理转诊手续,一边帮助申请临时性救助。收到补助金时,陈兵球十分感动,一个劲地说:“多亏了扶贫干部张满的帮助!”
在浠水,像张满这样的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年轻干部正在从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向主力军转变,他们投入真情、倾注心血、挥洒汗水,有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视为最大的责任和使命,把贫困群众尽快过上好日子当作最大的幸福和鼓舞。
自强不息,“苹果女孩”立志脱贫
幸福的人生都是奋斗出来的。“苹果女孩”潘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含义。年出生的潘群,刚出生时被父母遗弃,散花镇散花村的潘自荒和老伴将其抱回家抚养。5岁时潘群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后与陕西小伙宁小兵结为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潘群家被纳入低保户,虽然得到各方关爱。但潘群知道要实现如期脱贫、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关键靠自己。年起,潘群将老公陕西老家的苹果运回浠水销售,夫妻俩齐心协力自主创业卖苹果。
年开始,潘群克服身体不便,四处联系销路,实行线上线下、零售批发同步销售。年,她动员丈夫将陕西的果树嫁接过来,在空闲地种植果树苗,已种植了近3万棵。如今的潘群有了自己的“潘群果园”,成功脱贫。今年,她被授予浠水县“脱贫攻坚奋进奖”。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从帮扶干部身上潘群看到一名党员肩负着的责任和使命。年10月,潘群在秀美浠水 “从21岁回乡创业搞农业,已经10年了。”毛龙涛是土生土长的长岭岗村人,年底回到家乡,拿出自己打工攒下的10多万元,利用本村闲置土地建起了养猪场。年,为响应白莲镇政府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毛龙涛关停了养猪场,开始种植大棚香菇。
吃住都在基地,凭着一股子冲劲,毛龙涛香菇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投入了多万元。同时带领同村11户低保和贫困户一起种植香菇,3年间支付工资10多万元,还帮助贫困户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回收他们的香菇。
如今,毛龙涛的香菇事业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今年年初动工建设的白莲镇独山墩香菇产业基地目前已完成外观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内部施工。该基地由独山墩村委会负责投资建设主体,毛龙涛所在的斗方山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基地日常生产、经营。
该基地总投资0万元,已完成投资约万元,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生态型香菇大棚20个,预计年产香菇吨,产值约万元,能带动50户贫困户就业,带动务工增收25万元,村集体增收6.5万元。
在浠水乡村的广阔天地中大展拳脚的青年创业者不止一个毛龙涛,还有“香猪妹”聂玲利、金藤葡萄农场负责人曹飞、进行“微藻”创业的返乡大学生干松浩......他们用科学理念转变传统方式,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带领村民奔富路,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乡村振兴助力扬帆。
作者:郭斯方俊陈勉
来源:秀美浠水
编审:毛红志
编辑:秦梦周月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