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穿行在青铜峡市邵岗镇沙湖村,四五十座大拱棚遍立村头,乡村硬化路四通八达,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美丽的村庄小院干净整洁……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映入眼帘。“沙湖村地处偏远,以前脏乱差,不通班车,人人都想离开,现在环境好了,年轻人都想回来搞生产。”70岁的村民蒋生杰说,每天在村办的老饭桌用餐,每顿收费6元,而且在这里打牌下棋很悠闲,女儿几次要接我进城,都被我拒绝了。该村先后改造村民住宅间,硬化巷道及主干道17条8.8公里,建设文化广场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78盏,实施了美丽乡村、改水改厕、“阳光沐浴”工程、光纤入户、西大沟治理、危桥危涵改造工程,目前自来水、电话、广播影视村村通入户率均达%,有一半住户用上了冲水马桶。“自从村民李冬梅年嫁女‘零彩礼’的事传播后,这两年村上有10多户人家嫁女‘零彩礼’,村上移风易俗工作好干多了。”沙湖村村委会副主任董万琴说,村上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规范红白理事会办事流程,鼓励村民在平方米装修一新的老饭桌举办红白事宴请,朴素节俭办事之风盛行开来。这两天,董万琴带着“情缘沙湖”志愿服务队员,到摔伤的刘春芳老人家打扫卫生,帮助做饭。到孤寡老人田世忠家里洗衣服,陪聊天……今年以来,该志愿服务队先后入户开展“相伴夕阳红”“结伴助残”“关爱行动”30余次,服务人群余人次。该村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基地,以先锋学堂、先锋书吧、先锋众创、先锋长廊等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通过道德讲堂、老人故事、青年之声等活动,组织评选“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形成浓厚的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年沙湖村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见到村民王东林时,他正在村办的瓜菜基地里修剪葡萄。“现在村上成立了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今年打工6个月收入2万多元,而且还有入股分红0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他说。“年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流转土地多亩成立了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投入万元建起了瓜菜种植基地,去年销售收入余万元,劳务支出60多万元,”沙湖村党支部书记潘鑫说,今年与去年持平,村集体收入26万元。这两年在“葡萄书记”潘鑫带领下,沙湖村引进户太八号、巨玫瑰、金手指等新品种,种植效益大幅提高。年全村葡萄产值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4万元,占村民总收入85%,今年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5万元。“现在村民文化学习不出村、科技培训不出村、务工挣钱不出村、邻里纠纷不出村。”潘鑫说。(宁夏日报记者 蒲利宏 文/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fwqh.com/ptsl/1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