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葡萄 >> 葡萄营养 >> 正文

扶贫前沿高山刺葡萄让团河向阳的脱贫攻坚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28 21:27:01

?提示:点击上方"会同新闻网"↑免费订阅本刊

会同新闻网4月6日讯(记者许印文实习记者朱毅通讯员林世阳)4月5日下午,天下着些迷离的小雨,记者来到海拔米的团河镇向阳村(原小江村)继旺(小地名)的半山坡上,村民刘建忙碌地给葡萄树苗锄草、搭杆……

“再过3年,葡萄进入丰产期,亩产能达余斤,按现在的行情,将会有不错的收益。”刘健一边忙碌,一边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刘建,今年54岁,家有6口人,妻子体弱多病,家住团河镇向阳村(原小江村)一组,是年脱贫对象。该村地处鹰嘴界自然保护区腹地,山青水秀,景色优美。但山高谷深,交通不便,通信不畅。山林被封,经济非常困难。这些年来,刘建一家靠种田和儿子打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眼瞅着别家都盖新屋、摘穷帽了,老刘心里也急了。他多希望有人能带着他们一家搞个什么产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去年11月,该村联村县领导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向华走访调研中,与贫困户座谈时说:“贫困户脱贫致富要有决心,有信心,要改变观念,制订规划,行动起来,根据实际情况一个家庭突出一个产业。”当了解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启动资金有困难时,向华表示,将帮助贫困户去筹集资金,并一再强调,帮勤不帮懒,贫困户必须实实在在把产业做起业。

向副县长的话激发了小江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发展什么产业切合实际呢?县教育局驻村扶贫工作队为了帮助老百姓找到适合小江发展的产业,进村入户进行专访和市场调研,进行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除部分村民种植山核桃外,村里还有几户因所在地海拔高(平均海拔米以上),夏季昼夜温差大,雨量充足,山地为黑砂土,种植高山刺葡萄成熟晚,含糖量高,风味佳,口感好,市场销路好,卖价高。

何不让村民村发展高山葡萄产业?可种植葡萄需技术,小江村民绝大部分没有种植葡萄的经验和技术,要发展葡萄产业,该如何解决技术问题,让贫困户大胆种植,无后顾之忧呢?

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认真调研、大胆创新,决定与村里的种植大户侯迁武合作,由他牵头,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带领贫困户把村里的高山葡萄产业做起来。

48岁的侯迁武是土生土长的向阳村(原小江村)人,搞过运输、经过商。10年前他到怀化桐木做葡萄生意时,发现种植高山葡萄是一条不错的致富途径。就开始弃商回家,种植高山葡萄,现种植规模达30余亩。侯迁武不仅有丰富的高山葡萄种植经验,而且乐于助人。工作队和侯迁武商定,由他来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包括建园、选苗、栽种、打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去冬今春,小江村贫困户在候迁武的带领下,掀起了发展种植高山葡萄产业的小高潮。到目前为止,向阳村(原小江村)高山葡萄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0余亩,扩大到了近00余亩。今年有十几户贫困户种植面积达5亩以上。三年后可全部挂果,估计亩产可达斤左右。

责任编辑/何乐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fwqh.com/ptyy/1187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葡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