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酒总是不离我们左右。高兴时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忧伤时饮“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相聚时饮“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离别时饮“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连上战场前也要饮“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行路难》。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诗人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出自唐代李白的《客中行/客中作》。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这首诗赞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热情,表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繁荣景象。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雄心壮志,希望朝廷重用自己,派使臣来任官,去边境为国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