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关于葡萄在未采摘的情况下因高温天气晒成葡萄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这起事件发生在四川南充,一位葡萄种植园的老板发布的视频中,原本挂在藤架上的葡萄在高温的晒烤下变得枯干,成为了一片让人唏嘘的景象。据果农透露,损失近30亩的葡萄,约三四十万元。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纷纷发表观点。有人认为,果农一年的辛勤劳作竟然因为高温而化为泡影,感到心痛;也有人则提出,卖葡萄干比卖鲜葡萄更赚钱。其中一个看法是,这样的葡萄干是否真的有市场,是否能够盈利?
首先,大多数网友普遍认为卖葡萄干不可行,更不用说利润比卖鲜葡萄更大了。果农们指出,葡萄干的制作并非简单,需要一定的技巧。常见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风干,使用烘干机烘干,或者在家用烤箱中烤干。而视频中晒成的“葡萄干”实际上更像是“葡萄皮”,由于高温晒干,失去了大部分水分和果肉,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食用价值。这样的“皮包骨”葡萄干在市场上几乎无人问津,水果商贩也不会感兴趣。
其次,有网友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即葡萄的售价。一斤鲜葡萄仅2-3元,而一斤葡萄干的售价则可达8-10元。有人质疑果农为何不将葡萄变成葡萄干,以此增加收益。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首先,上文已经提到,视频中的“葡萄干”几乎只有果皮,根本无法卖个好价钱。其次,葡萄干的制作并非一斤鲜葡萄可以制作一斤葡萄干的简单比例。根据葡萄的品种、含水量、品质和新鲜度等因素,制作一斤葡萄干所需的鲜葡萄重量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葡萄品种只需4斤左右,而有的可能需要6-7斤,甚至更多。因此,果农的损失不仅仅是数额上的问题,更涉及到葡萄品质和制作成本的复杂关系。
针对这一事件,有网友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浇水、安装遮阳网、喷施钙肥等,以提高葡萄的抗高温能力。然而,在面对极端高温的情况下,这些措施也并非银弹。果农们在当地的具体情况下应对,但对于极端天气,他们或许也无能为力,毕竟任何人都不希望承受巨大的损失。
最后,一个引起讨论的问题是,吃葡萄干是否需要洗?有人认为葡萄干较脏,需要清洗;而有人则认为不必洗,因为葡萄干在购买时并未听说需要清洗。对于笔者个人而言,通常不会洗葡萄干。那么,大家在享用葡萄干前是否有清洗的习惯呢?
总的来说,今年多地高温天气时间较长,对农作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关于“葡萄还未采摘,就由于高温晒成葡萄干”的问题,各界观点不一,事件本身也涉及到果农的生计问题。希望高温天气尽快过去,以保障各类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您对此事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