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挂枝头,果农笑开颜。
文/本刊记者胡先福
图/璧山区农委提供
春天的璧山区农村,田间地垄经过一个冬天的蜇伏,已苏醒。在连绵不断的葡萄园里,放眼望去,湛蓝的苍穹下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水泥柱,有的被藤缠蔓绕,有的已爬满翠绿的葡萄叶,有的正开花挂果。要不了多久,这里早熟的葡萄就会上市销售,葡萄园也会迎来一批又一批体验采摘葡萄乐趣的游客。
葡萄,现已成为璧山农业三大支柱之一。“璧山葡萄”,也成为了重庆最富品牌价值的葡萄品种。
如今,璧山区已被授予“中国优质葡萄之乡”“中国葡萄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重庆市首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称号,也是西南大学科研教学实践基地。“璧山葡萄”荣获国家地理标识认定。其中,“比昂扣”“醉金香”“温克”三大品种荣获国家金奖;“蜜丽”“大紫王”“美人指”等荣获国家优质奖;“蜜丽”葡萄还被评为中华名果。
百年葡萄历史如果说种植葡萄的历史,重庆还没有一个地方能超过璧山。早在年,法国传教士到璧山传教,由其从法国引进葡萄,便开始了在璧山种植葡萄的历史,后在冯时行状元后辈的积极推广下,璧山葡萄种植一直延续下来,至今已有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璧山葡萄成为了叶大肥厚、果实饱满而紧密、口感也相当好的葡萄品种,成为了重庆农业产业的王牌品种之一。
近年来,璧山依托良好的葡萄历史文化和区位优势,在葡萄品种选育上狠下功夫,并依托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西南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等院校科技优势,不断提升葡萄栽培技术,提档升级种植模式,提升葡萄品质。随着璧山区大力发展都市特色农业与观光旅游业,璧山成为了重庆市葡萄种植面积、产量和葡萄酒生产第一大基地。
小葡萄大产业一根葡萄藤串起一条产业链。近年来,璧山葡萄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引导农户或业主集中成片发展,形成了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目前,璧山区每年繁育良种葡萄苗万株以上,葡萄种类达40多种,葡萄种植面积达3.6万亩,葡萄产量达4.5万吨,产值逾3亿元。所生产的葡萄苗木不仅辐射周边区县,还远销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市,年约有20万株葡萄苗出口到缅甸和印度。“璧山葡萄”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品牌。
发挥葡萄种植优势,加工生产葡萄酒,也是璧山葡萄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在璧山,几乎家家都有酿酒的传统,建有葡萄酒窖。在璧山区葡萄基地核心区大兴镇,始建于年的重庆民兴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是重庆市目前唯一专门生产加工葡萄酒的企业,年产葡萄酒余吨、葡萄汁近0吨。该公司生产的“继良”牌重庆干红系列葡萄酒,5年被评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是重庆市唯一注册“重庆红”商标的葡萄酒,其产地和产品分别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
在璧山葡萄园里,几乎稍大一点的农业公司都有自己的葡萄酒产品,切实为“一串葡萄”开辟出了新天地,让其换一种形态,增加了附加值。
老百姓的“致富果”发展葡萄产业链正成为璧山区兴农富农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璧山区通过积极探索发展,葡萄生产已初步形成从引种、筛选、繁育、栽培、营销、加工的产业链,每年为璧山区农民创造数亿元的财富,成为当地百姓的“黄金果”“致富果”“幸福果”。
璧山葡萄产业还促进了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业的发展和上档升级,实现了璧山区“一串果子富一方人”的产业致富梦想。璧山果农以葡萄为载体,大力发展葡萄乡村俱乐部、葡萄农家乐、葡萄山庄等多种多样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都市现代葡萄产业,每年吸引都市居民10多万人次到葡萄园体验葡萄种植、葡萄采摘、葡萄酒酿制、葡萄园艺培育等,葡萄果农从中收益颇丰。
为吸引更多人了解璧山葡萄,唱响“璧山葡萄”品牌,璧山区从9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葡萄文化艺术节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且每年都要吸引许多重庆市民及外省游客到璧山观光旅游、采摘葡萄。随着“璧山葡萄”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不断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葡萄价格也逐年上升,已由原来元/吨提高到现在元/吨,增收万元,为葡萄果农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另外,葡萄产业链的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等,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文章版权归《重庆与世界》杂志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长按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北京治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