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葡萄需肥特点
葡萄属落叶多年生攀缘植物,喜光、喜干、忌湿、习温。温度过低过高,寡照多雨水涝和过分干旱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葡萄对土壤酸碱度和质地要求虽然不高,但微酸到中性、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更适宜生长,碱性过大或土质过于黏重极易产生微量元素缺乏,也不利根系伸展。葡萄根系发达,肉质化程度高,每年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有两次生根高峰,这对其抗寒、耐旱和调节养分供需有重要意义。
一、葡萄对氮、磷、钾的需要量大于其它一般果树。据研究:葡萄每形成kg产量,需要吸收氮素(N)0.6kg、磷素(P2O5)0.3kg、钾素(K2O)0.72kg,氮磷钾吸收比例大致为1:0.5:1.2。葡萄对养分的需求量从生花开始至膨果期最多。
二、葡萄正常生长需要吸收较多的钙和镁。研究证明:葡萄吸收量最大的前五种养分按从大到小依次是:钾、氮、钙、磷、镁。葡萄缺钙:果粒开裂,硬度下降,耐储运能力差,并易诱发酸腐、白腐、软腐、黑腐、灰霉、霜霉、曲霉、炭疽和轴枯等病害;顶上叶缘失绿、焦枯、易脱落,有时有褐斑,影响光合作用;根部尖端脱落干枯影响根系伸展和养分吸收利用。葡萄缺镁:叶片脉间失绿,叶片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合成的养分少,导致生花座果期落花落果;膨果期浆果着色差、糖度低、成熟推迟;秋季早衰,养分回流树体的量少,又影响花芽孕育,树势恢复和根系发育。所以葡萄缺钙缺镁,既影响当期,又危害来年。
三、研究表明:除氯外,葡萄对微量元素铁、锰、锌、硼的缺乏敏感,对其喜好程度高。缺铁:顶叶变薄发黄,俗称“黄化病”。缺锰:果粒着色差,正常果粒中常夹杂有绿色果粒,形成“花粒”。缺锌:叶片小、节间短,形成“小叶病”;果粒发育大小不一,正常果粒中常夹杂有坚硬、绿色、不发育、不成熟的“豆粒”果。缺硼:花粉败育,落花落果严重,果穗上果粒稀疏,有时有类似缺锌的“豆粒”现象。
四、葡萄喜好硝态氮肥料。硝态氮肥料中的硝酸根阴离子,利于各种阳离子养分钙、镁、铁、锌、锰、铜和硼、钼离子的均衡协调吸收。硝态氮肥料施后,果面光滑,着色均匀、型好味美、病害少。
葡萄目前施肥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随意和盲目性大,缺乏系统完整科学的营养解决方案;二是氮磷钾施量和比例欠当,不符合葡萄的需肥特点和规律;三是重大量、轻中微量元素,不符合养分同等重要定律和最小养分定律;四是有机肥与生物菌肥结合不够,肥菌缺乏协同,无法形成有利葡萄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以上问题导致养分之间的相互对抗影响加剧,协同互促增效作用降低,土壤质量下降,各种病害增多。
第二部分欣金谷葡萄施肥营养方案
一、施用肥种
1、果树专用基肥:14-16-15(硫酸钾型)含铁0.25%、锰0.1%、锌0.1%、硼0.03%。其特点:一是产品中氮磷钾搭配比例符合葡萄基肥对营养结构的要求,也利于肥料高效利用;二是产品中的铁、锌、锰、硼微量元素,通过科学添加使其在土壤中的活性更强;三是产品含土壤调理成分,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耐旱能力;四是产品通过基肥与有机肥、生物菌肥结合施用,使肥料之间协同互促增效作用增强。
2、生物有机菌肥:氮磷钾≥6%、有机质≥40%、活性菌数万/克,并含微量元素和有机增效剂—多肽素。其特点:一是产品具有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的双重特点,生产上执行国家生物有机肥最高标准;二是产品中活性很强的根际菌与产品中的优质有机肥源结合,肥菌协同增强,使微生物在分解活化各种营养,改善土壤结构性能的同时,通过其扩繁优势形成,阻断或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发展;三是产品中的微量元素和有机增效剂多肽素结合,使微量元素的活性在土壤中保存时间更长。
3、催芽专用追肥:22-8-10(硫酸钾型),含铁0.25%、锰0.1%、锌0.1%、硼0.03%。其特点:一是产品中氮磷钾搭配符合葡萄当期需肥要求;二是产品中的铁、锌、锰、硼微量元素,通过科学添加,使其活性增强,与基肥中的微量元素一起防范或减轻葡萄缺铁、缺锌、缺锰、缺硼症状。
4、欣钙镁硼:硝态氮≥13%,水溶性钙≥16%,水溶性镁≥5%,速效硼≥0.1%。其特点:一是产品为全水溶、速效型、纯硝基产品,执行国家全水溶中量元素肥料标准,可进行土施、冲施、滴灌和喷施,主要用于果树等经济作物对氮、钙、镁、硼需要最敏感的花前和需要量最大的膨果期;二是产品中的硝态氮与钙、镁、硼的结合,科学解决了氮素与钙、镁、硼和钙与镁、硼之间在吸收上的对抗作用,防范因施氮过多诱发缺钙、缺镁、缺硼和因施钙诱发缺镁缺硼;三是本产品施后可减轻葡萄裂果、果粒硬度下降以及由缺钙诱发的酸腐、白腐、软腐、黑腐、灰霉、霜霉、曲霉、炭疽和轴枯等病害,改善果粒型小、色差、味淡,成熟期推迟以及座果率低和株体早衰落叶现象。
5、膨果专用追肥:14-6-21(硝硫基)。其特点:一是产品中氮磷钾的配比符合葡萄膨大期对氮磷钾的需求特点;二是产品硝态氮含量≥4.5%,促进葡萄对各种养分的均衡协调吸收;三是产品水溶性好,速效性强,在土壤中扩散快,能即速满足膨果期葡萄对各种养分的迫切需要。
6、硝酸钾:13-0-46。其特点:一是产品为全水溶、速效性肥料,可进行土施、冲施、滴灌和喷施;二是产品为纯硝基高钾型,在满足当期葡萄对钾需要的同时,利于其对钙、镁和微量元素的吸收,施后果粒表面光滑、着色均匀,型好味美、成熟期早、病害少。三是膨果期与欣钙镁硼混合施用,养分之间协同作用更强,可谓“黄金搭档”。
二、施肥技术要点
1、基肥一要掌握好施肥期:基肥应于采果后即速进行。早施可利用秋季温度适宜、微生物活跃、昼夜温差大的条件和根系二次生长高峰,合成更多的营养在落叶前回流于树体,增加树体营养积累,以利树势恢复、根系发育、花芽孕育。二要掌握好深度:基肥应适当深施,利用植物根系的趋肥性引导根系向深伸展,强化对土壤营养的吸收。三是把握好施肥结构:施肥结构要求是有机肥、生物菌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钾三大养分结合,大中微元素肥料结合,增强肥菌之间、养分之间的互促协同,优势互补。
2、催芽肥催芽肥一般应在萌芽前10-15天施用。其次:适当浅施,尽量不伤根系,此时伤害根系,既不利于当期营养吸收,也不利于树体中积累养分利用。其三:此期葡萄生育的特点是抽梢、展叶、生花、座果,对氮素的需要多,同时也是中微量元素的临界期,因此,施肥结构上,应以氮肥为主,磷钾配合,并加强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
3、膨果肥膨果肥一般应在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过早加重生理落果,过迟无法满足当期营养之急需。其次,膨果期养分需求急,要求肥料水溶性好、速效性强,最好含硝态氮;施肥沟宜浅不宜深,宜宽不宜窄,也不宜距株体过近,以利于养分的及时充分吸收。其三,膨果期葡萄一方面要进行营养合成,一方面要将合成的营养向果实转移,同时还要进行花芽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是水分和各种养分包括中量、微量养分需要量最大的时期;此期追肥应在基肥施足磷素前提下,确保钾素和一定的氮素供给,同时加强水溶性中微量养分的施用。但应控制氮素用量,以防枝叶徒长,成熟期推迟,品质下降。
三、方案内容
基肥
施量
果树专用基肥公斤/亩,肽能菌生物有机菌肥-公斤/亩。
施法
肽能菌生物有机菌肥施于施肥沟底,再施果树基肥后速覆土。
萌芽期
施量
催芽肥50公斤/亩,欣钙镁硼25公斤/亩。
施法
两种肥料尽量分施于施肥沟内不同位置后覆土。
膨果期
施量
膨果追肥80公斤/亩,欣钙镁硼25公斤/亩,硝酸钾20公斤/亩。
施法
硝酸钾、欣钙镁硼的混合物与膨果追肥尽量分施于施肥沟内不同位置后覆土。
注意
沙化严重土壤,取膨果期追肥中的硝酸钾10公斤/亩用于硬核期追肥。
1、本方案是葡萄盛果期丰产条件下的施肥量安排,一般不建议增施。若有特殊要求,建议种植者酌情同比例增减方案中的营养施量。
2、葡萄幼树施肥时,建议以有机肥为主,氮肥和磷肥配合。初果期与盛果期施肥比较,应减少化肥用量,并适当增加氮、磷肥比重,随挂果年限延长逐渐增加钾肥比重,具体参考以下施法:基肥施欣金谷(14-16-15)60公斤/亩、萌芽前施欣金谷(22-8-10)40公斤/亩、膨果期施欣金谷(14-6-21)40公斤/亩和欣钙镁硼12.5公斤/亩。
3、基肥施用农家肥时,施量建议0-公斤/亩;施用商品有机肥(禽畜粪便等)时,施量建议-公斤。两类有机肥施用时,建议与80公斤肽能菌生物有机菌肥结合,以加强肥、菌协同。对沙化严重、土层较薄、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过低的果园应进行增施。
4、葡萄花前或花后,可用-0倍欣钙镁硼水溶液进行喷施。
5、对沙化严重土壤或在干旱期施肥时,单次施肥量不宜过多。
四、方案特点
1、方案中各个肥种的营养组合、养分比例与工艺技术运用结合,与施用方法配套,使养分之间的协同互促作用更强。
2、针对葡萄目前施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我省主要种植区的土壤条件,更加突出中量、微量元素施用,消除葡萄品质提高的制约瓶颈。
3、控制氮、磷、钾施入量,调整氮、磷、钾施入比例,优化三者施入形态,使其总量、比例、形态符合葡萄的吸收特点和规律。
4、方案通过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结合、硝态氮与铵态氮结合、硝态氮与中量元素钙镁结合、微量元素与科学添加工艺结合,增强了养分之间协同,提高了养分利用率。
5、增强施法科学性。生物有机菌肥施前尽量不与化学肥料混合,施用时尽量与化学肥料分开施入,且施后速覆土,其目的是避免盐分浓度过高或光线长时间照射影响微生物活性;把欣钙镁硼与含硫含磷肥料尽量施于施肥沟内不同位置,是为了减少水溶性钙镁退化。
6、通过科学产品设计、优化施肥方案、增强肥效协同,实现了“成本省,效果优”的目的。据估算,亩化肥投入成本大致在元左右,比一般用肥节省25-35%。同时由于中微量元素施用,增强了葡萄抗病能力,减少了农药用量。
h1从自拍角度谈一谈硬件产品该怎么玩社群营销?网站运营的五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