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对威士忌敬而远之,觉得喝威士忌的都是开名车戴名表的社会精英,要不然就是特立独行的文艺青年,总之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似的;要不然就是觉得,喝威士忌都是男人的事,但实际上全世界的威士忌消费者有30%都是喜爱鸡尾酒的女性,她们偏好淡雅、柔醇、带有花香的威士忌。
可能大多数人第一次喝威士忌的经历都不怎么愉悦,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适合你的威士忌。就好比葡萄酒,有不同的品种、不同的产地、不同的酿造工艺,从白到红、从干到甜、从清淡到浓郁、从简单到复杂,各式各样,威士忌也是如此,所以你很大概率不会在第一次喝时就碰到你的「真命威士忌」。但是不要放弃!
今天这篇就来扒一扒,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威士忌呢?以后按图索骥也方便了!
到底应该是「Whisky」还是「Whiskey」?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可不是拼写错误!
我们见到的苏格兰、日本、法国、加拿大或其他地方都是使用「Whisky」,而爱尔兰和美国的威士忌一定是用「Whiskey」。这是因为19世纪时苏格兰威士忌的品质参差不齐,甚至可以用可怕来形容,爱尔兰威士忌为了与其划清界限,就想出了在出口到美国的威士忌名称里加一个「e」的办法。从此「Whiskey」就成了专指爱尔兰和美国威士忌的词。
按原料分类
威士忌是由发麦或未发麦的谷物蒸馏出来的烈酒,不光包括大麦,还有玉米、燕麦、小麦、荞麦、黑麦(裸麦)等。
(1)麦芽威士忌(Maltwhisky)
麦芽威士忌的原料只有经过发麦工序的大麦,通过传统的壶型蒸馏器进行蒸馏。
如果出自单一蒸馏厂,则可以称作「单一麦芽威士忌」,一般简称「单麦」;如果是混合了多家蒸馏厂的单麦,则称为「调和麦芽威士忌」。
麦芽威士忌主要在苏格兰成产,是公认的最好的威士忌之一。
(2)谷物威士忌(GrainWhisky)
谷物威士忌的原料包括玉米、小麦、荞麦、黑麦、燕麦等等,以及未经过发麦工序变成麦芽的大麦等。市面上单独装瓶出售的单一谷物威士忌不太常见,因为这类主要都是为了做成调和威士忌。
与「调和麦芽威士忌」类似,如果是混合了多家蒸馏厂的谷物威士忌,则称为「调和谷物威士忌」。
(3)调和威士忌(BlendedWhisky)
调和威士忌是最常见的一类,全世界90%的威士忌都属于此类。调和威士忌可以混合麦芽和谷物威士忌,不同产地和蒸馏厂采用的调和比例也不同,所以每个酒厂所产的风味都不同。
也有那种专门为了生产调和威士忌的麦芽威士忌蒸馏厂,自己本身不生产单麦威士忌。
近年来不知为何掀起了一股「鄙视链」之风,好像单一的就一定更高级,所以单麦就一定比调和好,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宣称「调和的都是垃圾,只有单麦才值得一喝」。别忘了调和威士忌可以制霸全球90%的威士忌啊!抑或,正是物以稀为贵?
殊不知其实19到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单麦和调和的社会地位完全跟现在是相反的,那时喝调和才显得像「贵族」。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但是无论如何,希望我们认清,调和与单麦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品质取决于原料质量、工艺、橡木桶等等,而不是原料的种类。
按产地分类
(1)苏格兰
不夸张地说,在整个威士忌世界,苏格兰威士忌绝对是占据着统治地位的,就听听人们如何称呼苏格兰威士忌——「Scotch」。平时大家耳熟能详的麦卡伦(Macallan)、格兰菲迪(Glenfiddich)、尊尼获加(JohnnieWalker)、百龄坛(Ballantine’s)等大名鼎鼎的品牌都是苏格兰威士忌。
苏格兰威士忌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在苏格兰境内酒厂进行糖化、发酵、蒸馏和熟化;蒸馏后所得原酒酒精度数需在94.8度以下;需在保税仓内,或“某一许可地点”橡木桶中熟化至少3年;不允许使用水和酒用焦糖之外的添加物;装瓶的威士忌酒精度数应在40度以上等等。
苏格兰威士忌地图
苏格兰威士忌共有6大子产区,分别是:低地(Lowlands)、高地(Highland)、斯佩塞(Speyside)、艾雷岛(Islay)、岛屿区(Islands)和坎贝尔镇(Cambeltown)。
子产区风格
低地威士忌比较柔和,香气以花香、果香、麦香为主。
高地面积最大,产自西北部的有辛辣、烟熏风味,其余地区相对柔和,富有果味。
斯佩塞更偏向果香、花香、麦芽和烟熏风味。
艾雷岛盛产泥煤,所以这里的威士忌普遍散发着浓郁的泥煤风味。
坎贝尔镇则是有一丝海水的咸味。
岛屿区风格比较多变,有的酒厂盛产泥煤风味的威士忌,但也有很多酒厂是花果香、麦香、烟熏风格。
酿造工艺
根据原材料的选用,苏格兰威士忌又可以分为5类:单一麦芽、单一谷物、调和麦芽、调和谷物和调和威士忌。
苏格兰威士忌蒸馏之后,就会在橡木桶中熟化至少3年,当然,这个「3年」是法律规定,实际上很多酒厂的熟化时间远远不止于此,各大知名品牌的「入门款」威士忌一般都是10年起步。
苏格兰威士忌一般会在雪莉桶、波本桶、波特桶等桶中熟化。和美国波本威士忌不同,苏格兰威士忌从来不用新的橡木桶进行熟化。
(2)爱尔兰
说起威士忌,大家经常听到的肯定是苏格兰、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比较少有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fwqh.com/ptsl/15813.html